最新更新日期 2018-03-15 by 張添皓醫師的牙髓診療室
講座主題:口腔顏面疼痛
講座地點:益品書屋
🚈 FB連結請按此
⛺ 書屋門口
⛺ 空間一隅
⛺空間一隅
課後心得筆者:張添皓
安藤彰啓醫師口腔顏面疼痛
什麼是疼痛
根據 IASP 的定義:疼痛是一種在情緒上或感覺上不舒服的經驗,然而這經驗與實際上或潛在的組織受傷有關。
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e damage, or described in terms of such damage.
然而安藤彰啓醫師喜歡的定義:疼痛是正遭受疼痛困擾的人說它是疼痛,就是疼痛。
Pain is whatever the experiencing persons says it is, existing whenever he/she says it does.
疼痛的四種機制
信號轉換:也就是身體組織遭受到某些因素受傷,身體會把受傷這個訊息轉換成神經信號。
傳達:已經被轉換的神經信號,就可以在在身體內傳達這些疼痛感覺。
調節:我們的神經系的統某些功能,可以調節這些訊息。
認知:最後傳到大腦去整合來認識、解讀這個疼痛信號。
安藤彰啓醫師提到的疼痛類別
體感性疼痛:
例如,明確的蛀牙,造成牙髓發炎的疼痛。或是牙髓手術,手術刀切割的傷口疼痛…等。
神經病變痛:
是因為負責傳遞以及解讀詮釋訊息的神經系統的某些變化而造成的疼痛,而不是原本疾病的位置。例如,較常見是疱疹後神經痛…等。其中,有一部分超過 1/10 機率的牙髓處置後的術後疼痛,會歸類為這一類型的。
心理性疼痛:
簡言之就是因為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
平均四年看五位醫師
診斷是一連串對於醫師以及病友的考驗,安藤彰啓醫師提到一個文獻,指出:
有些不明原因疼痛的患友,經歷以及陸陸續續求助了 5 位醫師的專業後,平均花了 4 年的時間才找到原因。
所以,時間是人人公平的好朋友,也是我們的武器之一。
感想
口腔顏面部疼痛這議題在牙科,是在職業生涯中天天會遇見的。
我們要秉持著開放的心,尋找疼痛來源。有些情況,並非想像中的單純,哪裡痛就處理哪裡。而需要不斷的診斷與回饋來尋根究源。
時間是最好的診斷工具。
講師資訊
作者:張添皓 牙髓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