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手臂骨折,進出開刀房兩次的小貝
說到不久前,小貝手臂骨折,進開刀房兩次;請參看:《小貝骨折了!急診篇》、《小貝骨折了!斷掉的骨頭接起來,手術室門內門外》
但幸運的是在疫情爆發前,拆除固定的鋼釘。
但,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復健之路了。
自己身為牙醫師,又曾經是物理治療師,對於骨科物理治療還算是「略懂略懂」!
疫情在家,沒有什麼儀器可以使用,就拿出自己拿手、且熟悉的,不經意使出的「徒手物理治療」手法來幫自己小貝復健。
為什麼說不輕易呢?
因為「徒手物理治療」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消耗物理治療師的手、腳與身體機制來幫病人復健。偏偏我自己又是牙科醫師,又非常需要使用到手、腳、身體的工作;所以囉,我只用在自己的親人身上。
逃避復健的小貝
疼痛與不舒服是必經之路,小貝在我的巧手復健下,常常會用各種理由逃避。
我就問小貝,為什麼不給我復健呢?
他說:「爸逼幫我弄手手,這麼不舒服,我不想弄啦!而且,我現在也沒事啊!」
我說:「你目前伸直的角度雖然已經可以了,但是手肘的彎曲角度還需要加強;不然,你原本的很多功能都都不太方便做到哩!像是以後你想打籃球、踢足球、游泳…等一些協調的運動。」PS:因為小貝很喜歡這些活動,天天都吵著要玩。
他說:「我有右手可以用呀,又沒什麼關係!」
總之呢,小貝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種方式閃避使用受傷左手的機會,甚至很多情況會「刻意藏起來」。
不知是手受傷讓他有陰影呢?還是因為是有一陣子被限制使用受傷的手,變得他習慣使用右手代償很多功能,然後發現日常生活上的不便利性並沒那麼多。 (這時候,不由得佩服人的適應力還真不錯。)
不過,身為老爹,又身為一個醫療人員,對於小貝那隻上尚未回到正常範圍內的手肘角度,還是頗焦慮的。
這邊所謂的正常,我自己給小貝的目標是指:在日常生活功能順利執行下,的一個範圍值。包括:主被動角度、瞬間爆發力以及耐力、協調力、感覺…等等。
4D人體立體模型
那天,在看疫情資訊報導,滑到一則人體模型的特價廣告;這時腦中忽然噹的亮了起來,這不正是我要的東西嗎?
小貝對於拼圖、組模型、樂高…等這些空間類型的玩具還頗喜愛的;幾年前我在同樣的店商買了一個頭顱骨模型,小貝都叫他「skeleton先生」玩的不亦樂乎,三不五十時常拿出來拆解組合,對於頭骨的構造,已經孰悉到令人驚訝。
想到這,二話不說,立刻訂了一組 4D 人體立體模型。
「老爹老爹!是 skeleton、skeleton耶!」那天下班一進門,小貝拎著他自己摸索組裝的人體模型,衝到我跟前興奮的說著。
我拿著小貝自己組裝的人提模型,左看看右看看,發現只有一片肺臟以及大腸小腸的 skeleton 先生,而他的另一半肺臟、橫膈膜、胃、肝臟、動脈靜脈模型…散在地上;我不禁噗ㄘ笑了。
吃完午餐後,我們一起重新組裝這個有點難度的人體立體模型,一邊組裝一邊把功能大致介紹一遍;當我們講到手肘的時候,引導著小貝觀察手肘手臂相關的結構、動作方式。(但私下認為,這個模型還不夠精密,我記得應該有專門關節的模型!)
那一滴雨都不下的寧靜午後,我們一起聊聊小貝受傷的地方、動一動那個人體模型的關節、談談關節作用原理、機制;最重要的是,跟小貝想想他為什逃避復健?以及他的關節部分為什麼需要復健呢?
讓他自己一步一步認識到受傷的狀況、我們身體復原過程、而在復原過程現在他面臨的挑戰、以及要怎麼一起幫忙克服這難關呢?
那天晚上,小貝的手肘復健不再是推三阻四了,在我再幫他按摩的時候,讓彼此感受什麼是 joint motion,什麼是soft tissue 的 scar,什麼是 callus。
原來小貝,他不是逃避,而是不知為何而戰啊!
小貝教我的事情
1. 我要的,未必是小貝要的。
2. 小貝不要的,未必是他真正不要的。
這兩句話非常拗口,但也是活生生的例子;隨時都發生在我們生活周圍、職場、甚至時事。
很多時候,不是小孩是吵鬧不願意。而是,我們所謂「大人」恨容易從自己的經驗與角度出發。
試問自己,我們有多久沒有把心態與認知「蹲下來」,聽聽「孩子們」的聲音呢?
還是一昧地認為自己的溝通是有效呢?
這次的經驗告訴我,以小貝目前的認知發展來說,其實只要給予適當的方式,小朋友並沒有你想像的這麼無知阿!
這也告訴我,我自己在醫病溝通上,需要提醒讓自己隨時的謙卑的「蹲下來」,讓知識成為溝通的工具,而不是詛咒。
上述的引號,其實可以多重代換,聰明的你,想到了嗎?
延伸閱讀
1. 我家小貝口中的skeleton先生、與他最愛的恐龍先生,一起唱著伊比丫丫
2. 咬合板魔咒。加班到深夜,無意間聽到唵嘛呢叭咪吽!〈一〉
3. 咬合板魔咒。加班到深夜,無意間聽到唵嘛呢叭咪吽!〈二〉
訂閱電子報免費領取2大好禮:
🎁訂閱特別禮物 :
1. 電子書:牙痛家庭必備指南
2. 拯救牙齒疾病 7 日課程
📚每周一封電子報,4大主題一起成長
© 張添皓醫師,保留所有權利。歡迎分享本文連結。本人張添皓於本網站所有內容、文字、圖像、影音、資訊均為已獲得著作權之保護。非經本人同意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重製、出版、修改、使用、散佈、公佈、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Email: [email protected]。 本網站口腔相關主題僅供參考, 內容並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建議、診斷或治療。並且無法對與本網站鏈接的外部網站的信息負責。 |
特約門診預約:張添皓新竹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高鐵顯微根管特約門診
●
特約門診:張添皓關新里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高鐵顯微根管特診
●
●
作者:顯微根管治療張添皓。衛福部牙髓病專科醫師
●
認識: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
病歷:顯微根管實例。精華
●
快速獲得第一手衛教資訊:
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Facebook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