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日期 2020-09-25 by 張添皓醫師的牙髓診療室
2020/09更新
週二,回母校擔任兼任主治醫師的時光;照慣例,跨過牙科部前面的中央走廊,萊爾富買一瓶偉恩X2咖啡補充精神。
就在排隊結帳的時候,聽到後面一老夫婦人說到:「老ㄟ,剛剛醫師說,叫你先吃止痛藥,再觀察啊?!但是你還點點痛ㄟ!」
「今天比較沒那麼痛了!上星期五,醫師說什麼根管治療結束,填起來觀察;然後那天晚上痛到睡不著啊!」阿公乾啞的聲音說到。
「啊!你剛剛有沒有跟醫生講呀?這咖嚴重啊!」阿婆著急地說到。
「有啊!醫師說,這正常反應,先吃藥觀察啊!還有約下次要做牙套了!」阿公隨口答應。
「牙套?下次要做牙套?老ㄟ,你的牙在痛啊!這樣做牙套沒問題嗎?可以不要做嗎?牙套很貴啊!」阿婆音調提高八度。
「挖災啊!醫生說要做啊!不做牙齒容易裂掉阿,根管治療會失敗啊!」阿公有點不耐煩說到。
「老ㄟ,你的牙還在痛啊!下次是一個月後了,這痛會好嗎?可以做牙套嗎?會浪費錢嗎?」阿婆碎念。
* * * * *
「醫師,您的咖啡 30 元!悠遊卡還是付現?」萊爾富店員,把我的耳朵拉回來!
走出萊爾富,站在走中央走廊上,望著對面牙科部三個大字;打開偉恩咖啡拉環,邊喝邊想著那對老夫妻的對話。
這不也是我平常門診,病人常問我的問題嗎?
「張主任,請問根管治療後短暫幾天疼痛,可以做牙套、嵌體嗎?可以補起來就好嗎?」
「張主任,要是我做牙套後,牙齒又出問題,牙套不就白浪費錢了?」
這一篇,我來試著以病人、醫師角度來看這件事;相信很多問題不是問題,只是互相不了解而已。
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病人你也許擔心的兩件事:
擔心一:失敗嗎?
術後疼痛是不是代表失敗呀?是不是需要打開重新鑽洞,重新根管治療呀?還是牙齒要拔掉?還是要根尖手術呀?
這個擔心是很正常的,我在上一篇有詳細說到,可以仔細閱讀:根管治療〈抽神經〉術後,根管充填完短暫疼痛,這是正常嗎?是不是失敗呀?
擔心二:病人擔心白花錢!
很多病人告訴我,就像上述萬一失敗,他們擔心白花錢!
因為,永久牙套、或嵌體都蠻貴的,跟一隻好的手機差不多價錢。要是,這麼快做上去,要是牙齒又出問題,怎麼辦?是不是牙套、嵌體要破壞呢?所以會有很多疑慮!
這點我非常能夠理解,畢竟金錢是非常現實的考量!換作是我,光是買手機也是會考慮再三的。
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醫師的兩個期望
期望一:根管治療後做牙套;就是要你的牙齒有功能、以及良好的密封
我們一起來想想,到底是什麼原因才導致您的牙齒需要抽神經(根管治療)?舉例我們常見的兩大原因如下:1. 蛀牙、齲齒。2. 牙外傷而牙齒部分齒質崩裂,牙齒內部感染或受傷。〈註:還有其它原因〉
您有發現嗎?當您這顆必須根管治療的牙齒,在醫師根管治療前,牙齒本身結構就已經不完整了!所以,根管治療、抽神經後,需要合適的贋復物〈而牙套只是其中一種贋復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這一顆生病的牙齒;經過治療後,雖然不能回復到未生病前的狀態,但還是能繼續在口腔內執行剩餘的功能〈美觀、咀嚼、發音…等〉。
另外,維持根管治療品質,良好牙冠密封是絕對必要。若您根管治療,根管充填後的牙齒,沒有合適的贋復物,非常容易有牙冠部分的滲漏。也就是說讓新的細菌、感染,再度從牙冠部分滲透,並侵入根管治療後,已經清潔過的牙齒根管、牙髓系統。最後導致牙齒長膿包,需要重抽神經、重新根管治療。
關於根管治療做牙套的問題點選連結看詳細:
●三個問題回答您,根管治療〈抽神經〉後牙齒沒做牙套;就像騎摩托車沒戴安全帽一樣的危險!
●蛀牙到底要不要裝牙套?裝牙套後居然還會蛀牙?一篇讓你搞懂蛀牙常問的7大問題!
●你必問的根管治療抽神經,臨時牙套9大問題!臨時牙套掉了、開始鬆動了,該怎麼辦呀?
期望二:根管治療後,盡快做贋復物〈牙套、嵌體…〉?
以現在的非手術根管治療〈初次根管治療、根管重新治療〉來說,經過醫師事前的鑑別診斷、審慎評估與計畫、治療,成功率都將近有70% ~ 90%。通常我們會建議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能夠盡早使用贋復物保護起來。
而在文獻指出,在一個 8 年的回溯性研究中顯示,在根管治療完後的四個月內做牙套,牙齒的存活率〈留在口內、仍有功能〉可達 85%;而根管治療完後的牙齒,超過四個月才去做牙套,牙齒的存活率會降低至 68%。
所以,盡快做上永久牙套、嵌體、贋復物,是你保留牙齒的重要關鍵。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病人,我知道你的兩難
我絕對沒有否定你擔心的上述兩件事情,這些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面對它呢?
然而上述,病人的兩個擔心,與醫師兩個期望,能不能達到雙方皆歡喜呢?
病人常說:
『醫師,雖然你們常威脅警告我們說,根管治療的牙齒,先天上就比人家差,要是沒盡快做牙套不就很快崩壞!』
『但是醫師,我就是怕做了永久牙套浪費!』
『而且,醫師你自己也說:根管治療,我們可以用「階段」概念來看,而非單純成功與失敗二元論:第一階段〈活髓相關治療〉、第二階段〈非手術性根管治療〉 與 第三階段〈重新根管治療、手術性根管治療、自體齒移植、蓄意再植、拔牙…等〉概念;不同階段有其不同的任務。』
『那我,將來有問題又要拆牙套或是拔牙?或者你說做牙根尖手術,有可能會牙齦退縮、美觀問題?有可能要重新換牙套?』
『那現在做的牙套不就報銷、白浪費了嗎?這些兩難怎麼辦呀?』
明明根管治療後,我還有短暫的疼痛,那什麼時候,該做牙套呢?這是個兩難的問題,我嘗試簡化用以下 2X2 表格來幫你分析,先說明,這只是簡化您的決策,並不能代表你的實際情況: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可能的優勢 | 可能的風險 | |
立刻做永久贋復物 |
|
|
觀察一陣子,先以臨時贋復物 |
|
|
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上述,只是簡單的分析,還有其它的面項與考慮因素,不在此贅述。
至於哪個對病人你的選擇比較好呢?
除了要看你的牙齒本身條件之外,還要看你接受每個計畫的優點之虞,能夠承受這個計畫可能的風險。
我知道醫療決策絕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也許我們可以用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來考慮這些兩難的決定。
醫療團隊與病人「互相溝通、共同計劃、實踐決定」;遇到問題「不後悔、不抱怨、處理它」而已。張添皓牙髓病專科醫師
結論:根管治療術後怪怪的?這樣可以做牙套嗎?
1. 病人您也許擔心的是,要是這疼痛代表根管治療失敗的話;牙套、嵌體、贋復物可能會浪費掉,白花錢。
2. 醫師的期望是,根管治療後,盡快做贋復物〈牙套、嵌體…等〉;以提供良好的功能、以及根管治療後的牙冠部分的良好密封。
3. 根管治療術後疼痛?這樣可以做牙套嗎?在上述的兩難掙扎下,我的建議是:或許可以先使用臨時的贋復物,定期回診觀察。但;是否適合你,請依照醫師針對你的牙齒,有所不同考量。 你必須充分與醫師溝通您想要的選擇。了解、接受、承擔你所做這項選擇優點與風險,而不是遇到非預期的狀況,後悔、怨恨。
作者:張添皓 牙髓專科醫師
本網站口腔相關主題僅供參考, 內容並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建議、診斷或治療。並且無法對與本網站鏈接的外部網站的信息負責。
本網站口腔相關主題僅供參考, 內容並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建議、診斷或治療。並且無法對與本網站鏈接的外部網站的信息負責。
●
●
作者:顯微根管治療張添皓。衛福部牙髓病專科醫師
●
認識: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
病歷:顯微根管實例。精華
●
快速獲得第一手衛教資訊:
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Facebook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