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我的牙齒破洞了,牙根內吸收
去年,一位中年男子,約莫50多歲,戴著鴨舌帽、穿花格襯衫,踩著勃肯鞋,
一走進我的新竹、竹北顯微根管治療特診;滿臉疑惑地把轉診單往我桌上一放:
「醫師,我的牙齒……破洞了!」語氣中透露著人生巨變的震撼。
「而且還長牙齦膿包?有救嗎?」
「一定要拔牙嗎?可以用,顯微根管治療救牙齒嗎?」
牙根內吸收,是什麼?
牙根內吸收(internal root resorption,IRR),是牙根吸收的其中一種形式!
雖然有很多理論提出解釋,截至目前為止,比較常被學術界提出的解釋如下:
牙根內吸收,是由於破牙細胞odontoclasts 的過度活化,
導致牙齒硬組織(特別是牙本質)的損失。(請見下兩張圖)
就像是樹幹,被白蟻在內部蛀蝕掏空類似;
因此,這個牙根內吸收破壞,是從牙齒「內部」的根管系統開始;
隨著疾病進展,原本只是在內部的破壞,就會吃穿孔到牙根外表面;就成了內外相通的牙根吸收。
♥ 3D立體影像,請看【牙根內吸收。3D數位根管影像】
牙根內吸收,病因和原因
內根吸收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確定有幾個因素有助於其發展:
1. 牙外傷:
牙齒的物理性損傷,像是牙外傷、撞擊、跌倒,佔很大比例。
2. 牙髓發炎、牙髓炎:
牙髓系統內,的慢性感染或發炎,導致破牙細胞過度活化,分解牙本質;恐會刺激牙根內吸收。
3. 矯正治療:
矯正中,牙齒移動過程中,極少數情況會伴隨著牙根內吸收。
這大多與,個人體質,以及自我的免疫反應有所關聯;
或是,自己牙齒清潔不佳,導致蛀牙;而牙髓慢性感染或發炎,牙髓炎,間接發生牙根內吸收。
但,這種情況不太常見;若有遇到,可以跟醫師討論。
4. 遺傳因素:
有些人,可能因遺傳因素;就有較高牙根內吸收的風險 。
牙根內吸收,臨床4症狀
1. 牙根內吸收,很多時候,是無症狀的。
2. 若牙髓神經活著時,吸收正在進展時,可能會出現牙髓炎的症狀,例如牙痛、牙酸、牙悶痛、脹痛、無力、牙齒搖動…。
牙根內吸收繼續進展,可能會導致牙髓壞死、牙根穿孔而長牙齦膿包!
3. 若曾經根管治療過的牙齒,初期大多沒症狀。中後期,可能會有長牙齦膿包、牙齦腫、牙齒搖動
4. 除了以上,也很多病人完全沒任何不舒服的症狀;直到在定期回診洗牙的時候,或是其他原因拍X光片的時候,偶然會發現!
牙根內吸收,治療 – 顯微根管治療
經過醫師的鑑別診斷後,通常牙根內吸收治療,會先考慮以顯微根管治療、根管治療、抽神經;這類「非手術」方式處理。
顯微根管治療時,醫師會在牙科顯微鏡的放大以及強力的光源下,
配合顯微根管器械、超音波、甚至水雷射…等;精準定位並處理牙根內吸收。
最後,依照不同況,會有不同形式的生物陶瓷材料的填充與修補。
牙根內吸收,顯微根管治療,失敗怎麼辦?
雖然醫療不是100%;每一項治療都有其成功率;也很多牙根內吸收,是不適合顯微根管治療。
所以,當你有牙根內吸收,經過顯微根管治療後;還是有症狀、甚至持續發炎、破壞;那麼可能有以下可能的治療計畫;
但老話一句,這些計畫的選擇是否合適於你,必須要你的醫師親自為你鑑別診斷後,討論。
1. 顯微牙根尖手術
顯微牙根尖手術,醫師在顯微鏡下,藉由手術方式移除發炎與感染。
並用生物陶瓷、或合適材料修補。
但,並非所有情況可以用此手術,
若牙齒位置不佳、牙齒狀況、病人狀況不適合的話;拔牙也是一種選擇。
若手術後,牙根內吸收還是有症狀、甚至持續發炎、破壞;最後可能需要拔牙。
2. 蓄意再植術
蓄意再植術,是以手術將牙齒從齒槽骨中拔出來。
醫師在口腔外面,處理、清潔、修補這顆拔下來的牙齒後,然後立即將同一顆牙齒重新植回牙槽中。
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顆牙齒都可以採以蓄意再植術。
例如:嚴重的牙周病的牙齒,牙根開展、牙根變異的牙齒、病人張口度、牙齒位置、剩餘健康齒質結構…等。
若在一開始的拔牙步驟中,拔下來的牙齒碎裂、或牙根斷裂;那麼這顆牙齒在大都情況下,則無法保留,必須拔牙!
3.拔牙
如過牙根內吸收持續惡化,周邊骨頭持續破壞;
或是,整體剩餘健康齒質結構不佳;
拔牙,不僅移除惡化的牙根內吸收,也可以有效停止受影響的骨頭持續破壞。
牙根內吸收,顯微根管治療,水雷射處理,我的個人經驗!
這個案,就是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
前輩診所醫師轉診到我的, 竹北、新竹顯微根管治療特診,
這顆原本不看好的,牙根內吸收個案,
一年前,我嘗試著用牙科水雷射輔助,
在顯微鏡下,經過幾次奮戰,移除根管內的,感染以及發炎;再用生物陶瓷,扎扎實實封填。
一年後的追蹤,沒想到這顆牙齒與主人還真有緣。
繼續在口內,跟著主人享用著美食。
牙根內吸收,周先生的故事
牙根內吸收,似乎像是人生哪裡出了一個洞
「張醫師,我的牙根被吃出一個破洞了!怎麼辦?」
大概是一年前吧,我的顯微根管治療門診,來了一位特別病人。
五十多歲,戴著鴨舌帽,穿著格子襯衫和黑馬褲,腳上踩著勃肯鞋。
一進來,周先生拿著一張轉診單,皺著眉頭嚷著:
「張醫師,我的牙根破洞了?」
「而且還長牙齦膿包?有救嗎?」
語氣裡,滿滿的不安;
讓我聽起來,好像這不是在說牙齒,而是說他人生哪裡出了一個洞。
經過我的一連串的臨床檢查;他的牙根內吸收的確很嚴重,就像牙齒裡面被啃掉了一塊。
「周先生,這顆牙齒,預後不是很好呀!」我看著X光片,說到。
周先生推一推鴨舌帽,露出滿懷希望的眼神:「但我總覺得,牙齒啊,也有它自己的生命,能救,我還是想試試。」
試著給它一個機會
於是,我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治療。
除了日常精細的顯微根管治療的流程外,我額外用了牙科水雷射,清掉壞死感染的部分,
再用,生物陶瓷,把破洞補起來。
治療完的時候,我看著周先生,心裡默默祝禱著告訴他:「接下來,就看它的生命力了。我們再追蹤看看。」
一年後,周先生,回來了。
他看起來輕鬆多了,一進診間,開心的說:「張醫師,它還在,沒事的!」他張開嘴讓我看,那顆牙穩穩地健康留在原地。
我超驚喜的,像看到一顆曾經奄奄一息的植物又重新茁壯。
牙齒的破洞雖然修復了,但它能撐住,是因為它有自己的韌性;與牙齒的主人還有緣分呀!
我們常常覺得牙齒不過是一個器官,壞了就拔掉。
但它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陪我們吃飯、說話,甚至承載我們的記憶。
我常說:「對待牙齒,或許也該像對待一份生命、緣分;多給它一點耐心,給它一個機會。你會發現,它能回報你的,遠超過你的期待。」
參考資料
© 張添皓醫師,保留所有權利。歡迎分享本文連結。本人張添皓於本網站所有內容、文字、圖像、影音、資訊均為已獲得著作權之保護。非經本人同意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重製、出版、修改、使用、散佈、公佈、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Email: endoth.chang@gmail.com。 本網站口腔相關主題僅供參考, 內容並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建議、診斷或治療。並且無法對與本網站鏈接的外部網站的信息負責。 |
特約門診預約:張添皓新竹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高鐵顯微根管特約門診
●
特約門診:張添皓關新里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新竹高鐵顯微根管特診
●
●
作者:顯微根管治療張添皓。衛福部牙髓病專科醫師
●
認識: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
病歷:顯微根管實例。精華
●
快速獲得第一手衛教資訊:
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Facebook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