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根管治療、牙根尖手術;你常問的9大問題
「聽說根管治療做失敗、長牙齦膿包,了才要做牙根尖手術,是真的嗎?」
「牙齒痛到不行,是應該先做顯微根管治療,還是直接做顯微牙根尖手術?」
「牙根尖手術聽起來很恐怖,真的比根管治療還要痛嗎?」
「做完根管治療後還發炎、牙齦長膿包,是不是只能做牙根尖手術了?」
「牙根尖手術、與拔牙有什麼差別?還能保留原本的牙齒嗎?」
「牙根尖手術之後,牙齒還能撐多久?會不會以後又要拔掉?」
「根管治療跟牙根尖手術,哪一種恢復比較快、比較不影響吃東西?」
「為什麼醫生會建議我做牙根尖手術?而不是再做一次根管治療?」
顯微根管、根管治療是什麼?
根管治療是什麼?
當你蛀牙太深、牙周病太嚴重,或牙齒受牙外傷…等,細菌就會跑進牙齒裡面,讓牙齒裡面的牙神經(牙髓) 發炎、牙髓壞死,甚至引起牙齦膿包。
這時候就要做「根管治療」,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抽神經」。
簡單說,就是:
「從牙齒上面開個洞,把壞掉的牙齒、牙神經和細菌清掉、清潔乾淨,再封起來。」
簡單的比喻:有點像是清水管。
你家的廚房排水管阻塞不通,卡了一堆油垢菜渣,開始臭、還排不出去。
師傅會從水槽上方打開,把裡面的髒東西清乾淨、塞住的地方疏通,再重新封好,水就通了,廚房也不臭了。
這,就是類似「根管治療」呀!
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顯微根管治療,這就像是水電師傅升級了,手上多了「管道內視鏡」。
他不再只是憑感覺通水管,而是直接伸進去看: 哪裡還有油垢?
哪裡藏著小裂縫?有死角沒清乾淨嗎?
而我,正是靠著牙科顯微鏡,在做精準的根管治療。
在牙科顯微鏡強光以及高倍率放大下,配合著顯微根管超音波儀器、牙科電腦斷層(CBCT)、微創器械…等
讓我可以看到細微,精準治療複雜的根管系統、或牙裂 (如下圖)。
顯微牙根尖手術、牙根尖手術是什麼?
牙根尖手術
如果你已經做過顯微根管治療、根管治療,但牙根尖底部、以及牙根外面,還是反覆感染、發炎。
那怎麼辦?
我們就得從「外面」處理,也就是:
「從牙齦旁邊開個小傷口,直接找到牙根的尾端,把壞掉、感染的地方切掉、或清乾淨,然後再把牙根底部封起來。」
這就是「牙根尖手術」。
顯微根尖手術——開得小、修得精、傷口更小
顯微根尖手術,就是在手術過程中,我會使用牙科顯微鏡+微創器械;
傷口開得小、放大檢視有無牙裂、感染狀況;並精準切除病灶;精準逆充填。
因為傷口小、所以恢復快;並課精準處理牙根尖的頑固感染;減少拔牙的機會。
用這樣的方式手術有幾個好處:
-
傷口小、恢復快
-
精準清除感染源,減少反覆發炎的情況,漸少復發。
-
減少拔牙的機率,盡可能保住原本的牙齒
但不是所有的牙齒都可以,顯微牙根尖手術,這需要醫師的鑑別診斷。
舉個例子,廚房水管塞住,
就像廚房水管最底端還是堵住了,從水槽上方打開,進入水管清理,但還是塞住。
或是埋在地下水管還有裂縫或滲水,普通修法常常沒用、修了又壞。
這時,師傅可能要敲地挖洞,找到埋在地下的阻塞、或裂縫的水管,切割掉;接一段新的。
這就類似,牙根尖手術,在做的事。
如果在修理過程中,水電師傅用了「地下管線探測儀」、「管道內視鏡」…等;
就可精準找到管線,減少挖地頗壞的範圍。
這就是,顯微牙根尖手術,的精神。
顯微根管治療、顯微牙根尖手術 | 費用、效果、成功率大解析!哪個比較好?
顯微根管治療 | 顯微根尖手術 | |
手術 | 不是手術 | 手術 |
治療位置 | 從牙齒上面、牙冠部分開口,治療牙齒內部根管系統。 | 從牙齒旁邊的牙齦切開,進入牙根尖的手術。 |
效果 |
移除根管系統中感染發炎的牙髓、清潔消毒,並根管充填、
• 高倍率、高照明顯微鏡
• 比肉眼增加 20~40 倍以上的解析
• 比肉眼增加 50~100倍以上精準操作
• 提高成功率的機會、增加牙齒保留的機會
|
• 從牙齒旁邊的牙齦切開、翻開牙齦 (翻瓣)、
• 顯微鏡下操作
• 打牙科麻醉藥 |
成功率 |
大約 9 成以上 | 大約 9 成以上 |
設備 材料 |
• 高階牙科顯微鏡
• 牙科電腦斷層
• 顯微根管超音波、顯微專屬器械
|
• 高階牙科顯微鏡
• 牙科電腦斷層
• 顯微根管超音波、顯微手術器械
|
時間 次數 |
大多需較多次數約診、總時較長;這並非絕對。
但,難易度影響治療次數。1~6次 或以上皆有可能。 |
大致次數如下:
a. 術前評估:1次
b. 手術:1次
c. 拆線:1次,依照個體差異,平均在術後的4天後
d. 追蹤回診:至少1次
|
術後可能狀況 | 1. 大多是前3天比較不舒服,然後漸漸緩解。
大約7~10天後,就不太痛、或微微不舒服了。
2. 疼痛、腫脹
3. 長牙齦膿包
4. 臉腫、蜂窩性組織炎(極少見)
5. 嘴破、潰瘍、其它 |
1. 手術區域的牙齦、以及臉部,術後開始便會漸漸腫起。
直到大約是2~3天是腫脹高峰點,然後漸漸緩解。 大約7~10天後,就比較舒服了。 但腫脹感、些微疼痛,有些人會持續3~4週,甚至幾個月。
2. 嘴唇破皮、牙齦潰瘍...等
3. 手術區域牙齦、或臉部黑青,大多2~3週漸漸消失 (少見)
4. 長牙齦膿包 (少見)
5. 臉腫、蜂窩性組織炎 (極少見)
6. 手術區滲血、牙齦退縮、牙縫變大、牙齒敏感、牙齒搖動度變大 (極少見)
7. 牙齦疤痕 (極少見)
|
對飲食影響 |
影響較小;
約診後麻醉藥退了,即可進食;但盡量避免咀嚼正在治療的牙齒。
|
影響較大;
因為手術有切開與縫合牙齦;
由於腫脹和不適,需要幾天內避免用治療側咀嚼。
|
失敗後的治療方式 | 1. 移除齒雕、嵌體、正式假牙冠、牙柱釘
2. 重新顯微根管治療
3. 顯微根尖手術
4. 拔牙
|
1. 二次顯微根尖手術
2. 拔牙 |
費用 | 1.加做顯微根管自費:2.5~6.5萬TWD
2.纖維柱釘、牙柱釘、齒雕、嵌體、正式假牙冠:3~4萬TWD
3. 其它可能相關費用:如牙冠增長術、矯正
|
1.加做牙科顯微鏡使用自費
2. 牙科電腦斷層
3. 顯微根管超音波
5. 牙科雷射 (視情況)
6. 人工骨粉、再生膜 (視情況)
7. 其它相關手術
【上述加總可能費用】2.5萬~8萬TWD
|
適應症 | 1. 複雜根管:彎曲、細小鈣化、阻塞、額外神經管、C型神經管…等。
2. 重新根管治療
3. 顯微牙根尖手術
5. 移除牙柱釘、處理阻塞物
6. 牙根吸收、修補根管破洞。
8. 有更高品質的第一次根管治療需求者
|
1. 顯微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後症狀不消。
2. 假牙牙冠、牙柱釘的拆除考量。
3. 解剖構造複雜:嚴重彎曲、鈣化
4. 嚴重阻塞
5. 診斷牙根部分 |
不適合 | 1. 懷疑、質疑,關於顯微根管治療者
2. 經濟考量、時間無法配合
3. 顯微根管治療後,牙齒不想製作合適的修復物 (齒雕、正式假牙冠)
4. 牙齒已無法保存,牙齒不具修復價值
5. 急性感染,如臉腫、蜂窩性組織炎
6. 張口度不足、嘴巴張不太開
7. 容易嗆到、恐懼害怕
8. 身體其他系統性疾病,會影響手術
|
1. 張口受限
2. 手術牙齒,距離其它解剖構造太近的相關風險
3. 嚴重牙周破壞
4. 容易嗆到、恐懼害怕
5. 身體其他系統性疾病,會影響手術 |
結語:顯微根管治療、顯微牙根尖手術
我常用修水管來打比方:
根管治療,就像從水槽上方清水管,把裡面堵住的菜渣清乾淨。
但如果水管底部還是塞住、甚至破了,那就得挖開地板,從外面修;這就是牙根尖手術。
前者,是從牙齒上面牙冠部分進入,處理牙齒內部的牙髓牙神經感染;
後者,則是從牙齒旁邊的牙齦,進行切開牙齦、清除根尖外部的頑固病灶、以及切除一小段感染的牙根,並逆充填。
兩者都能提高牙齒保留率,但適應症不同,需要醫師鑑別診斷,以及討論合適的計畫。
顯微治療,配合牙科顯微鏡、電腦斷層等先進設備,不僅提升成功率,術後恢復也更快。
若你遇到牙齦反覆腫痛、牙齦膿包不斷,建議及早諮詢,別讓牙齒失去最後一線生機。
【影音】什麼是顯微根尖手術、牙根尖切除手術?張添皓醫師師帶你看懂每一步!
© 張添皓醫師,保留所有權利。歡迎分享本文連結。本人張添皓於本網站所有內容、文字、圖像、影音、資訊均為已獲得著作權之保護。非經本人同意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重製、出版、修改、使用、散佈、公佈、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Email: endoth.chang@gmail.com。 本網站口腔相關主題僅供參考, 內容並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建議、診斷或治療。並且無法對與本網站鏈接的外部網站的信息負責。 |
特約門診預約:張添皓新竹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高鐵顯微根管特約門診
●
特約門診:張添皓關新里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新竹高鐵顯微根管特診
●
●
作者:顯微根管治療張添皓。衛福部牙髓病專科醫師
●
認識: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
病歷:顯微根管實例。精華
●
快速獲得第一手衛教資訊:
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Facebook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