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日期 2022-04-30 by 張添皓醫師的牙髓診療室
這是張添皓牙髓專科醫師第195篇的原創文章;本篇共1456字。 |
兒童節連假的尾聲,不遠千里開著車,殺到台中,為了參加期待超久的 – MJ老師的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作者:林明樟,林承勳〉新書座談會。
要說這場座談會是多麼的特別,請待我分享我的心得。
照往例,這只是自己的心得、啟發,不是筆記喔!
人生的可控與不可控
起起伏伏的人生,無論是順境與逆境,都有著我們可控與不可控的部分。
可控的部分呢?就是你的能力可及、有所作為之處;這能力可以是你的知識、技術、錢財、人脈、心靈…等。
不可控的部分,就是不可控;例如生理上的、出生的家庭…等。其實我們天天都在面對;你可以消極的怨天尤人,也可以積極的盡人事聽天命。但,不管如何,日子總是要過的。
分享會中,老師以他與兒子,一起騎自行車的經驗為例子!
另一個我自己想到的例子,就是我尊敬的火星爺爺-許榮宏,他曾經是無法獨力跨出自己房間的小兒麻痹症患者〈這就是他的不可控〉,他現在是兩岸三地,行動力過人的專業講師、專職作家〈這就是把不可控轉化為可控〉。有機會大家可以點閱,火星爺爺在 TED X TAIPEI 的影片。 -『別只看「沒有」,向你的困境借東西』
而我,就想到我日常工作天天面對的牙齒問題。
我職業中的可控與不可控
我是一位牙髓病專科醫師,也就是大家說專門在做根管治療的醫師。對於牙齒需要根管治療、抽神經的「可控、不可控」的部分,非常有感觸。
在剛踏入牙髓病領域小毛頭的我,曾經雄心壯志信誓旦旦在內心大喊「我要救遍那些需要根管治療的牙齒!」
我始終如一的中心思想,就如同像牙髓病學會的標語「以精細的根管治療,幫助患者保留自然牙!」
為了幫助病人保留自然牙,除了提升自我的技術、知識、假日不斷上課進修、引進新的設備…等;這些都是我把「可控」的部分極大化。
但幾年下來,即使我有再先進的技術、無比精良的儀器〈顯微鏡、電腦斷層、超音波…等〉,三不五時還是會面臨那些幾使盡最大努力,仍然救不回來的牙齒。
而這些不可控的部分,無非就是超過現階段醫療極限的病況。
我常常跟我的病人說:醫師不是神,醫師只是個小園丁;我只能陪伴你的牙齒,在春、夏、秋、冬的旅途中,過得較舒服;而讓你的牙齒壽終正寢的那一刻,我會誠心地祝禱。
可控不可控,並非二元對立
就像 MJ 老師說的,世界不是你想的黑白二元的,我們是活在中間的灰色板塊。
我認為,的確存在真正的,可控與不可控兩端;但那中間灰色地帶也是個動態、相對。
怎麼說呢?
有時候我們認為的不可控,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可控部分尚未到達水準、或找到出路,對當時的來說的不可控的確是不可控!
而當自我提升後,可控的能力提升,也許那時的不可控,確後來轉化成為可控了!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還是牙醫系學生的時候,還是在學,要完整治療病人的牙齒對當時我來說是不可控。但隨著知識、技術、經驗不斷累積,治療病人的牙齒漸漸地成為可控了。
然而,病人治療好的牙齒,隨著病人的使用、時間的流逝,這顆牙齒慢慢的崩壞、拔除;這就是歲月的不可控呀!
掌握可控,面對不可控
我想,多變的人生,與本來就沒有所謂公平的世界,加上我們無法預測未來。能夠做的就是掌握、並提升自我可控的能力;並積極面對不可控。
最後,我最喜歡的兩句話,替可控與不可控結論:
盡人事,聽天命、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後記
這次的分享會,非常感謝我敬重的麻葉餐飲集團的魏姐、與她重要夥伴們,在巴豆食府精緻鍋物主辦這場活動。
整個活動,最令人感動的是,團隊的體貼,以對方為出發;從報到、座談會、到尾聲都是無比的享受。相信,這就是一群人走得遠的最佳詮釋。
作者:張添皓 牙髓專科醫師
本網站口腔相關主題僅供參考, 內容並不能代替專業判斷、建議、診斷或治療。並且無法對與本網站鏈接的外部網站的信息負責。